当前位置: 首页 > 篮球新闻

中国女篮击败澳大利亚,罗欣棫三分亮眼,地板滑问题引关注

长沙体育馆,晚上灯光有些晃眼,场边的加油声没断过,比赛还没结束,满场的气氛已经忽高忽低,像过山车一样。中国女篮对澳大利亚,73比69,四分的分差,看着不大,可真是横着咬下来的。开局9分被落下,就是一口气卡着喉咙上下不了。看过这种比赛,谁都清楚,前面怎么掉队后面怎么补回来,都是靠一点点扛着防守和跑动熬过来的。

杨舒予整场的表现抓眼。15分,而且还抢了3个断球。第三节那两次抢断特别直接,转身快攻,整个节奏立起来了。澳大利亚球员来不及反应,防线一溃,分差咬到了个位数。她每次下快攻,都是全身往前扔,那种敢打的劲儿,全场都看得见。

到第四节罗欣棫上线,外线三分一波砸了下来。五分钟两记外线,球还没落网,呼吸都屏着。她这个手感是在关键节点飙出来的,整个球队嗓门都提上去了。罗欣棫之前国家队存在感一般,今天算是一战刷到全场焦点。

韩旭上场时间并不多,20分钟,数据8分8板,但她在场时澳洲每次往内线冲,都得掂量掂量。她在那儿站着不动,澳洲进攻倒不是抢不进,关键是逼着人家心里有个坎儿。篮下防守那一下子耗力气,下半场脸都涨红。

比赛的险劲其实一直没断过。倒数四十秒的时候,杨力维抢断得手,把球断了,观众席上举手都快砸地。她想直接带走,突然脚下一滑,人就飞地上了。澳大利亚球员把球又抢回去,全场一片“啊啊啊”,现场那种紧张温度卡到嗓子眼。地板这次是真的滑,整个比赛姑娘们七八次摔倒,连裁判都得小心。现场观众吐槽热身赛场地,练得好不好,地板是底线。后勤管理得跟不上,这种球员伤了怕是全队都得踩急刹。

张子宇没上,这点网上吐槽声不小。身高优势要是拿出来,澳洲那些冲篮下的攻势起码能削几成。她那双长手在篮下一横,澳洲几个前锋今天真还不太敢撒开腿冲。不过教练组可能还有别的考量,毕竟亚洲杯才是真刀真枪,热身赛让人休息一场也能理解。

说赢靠运气也不合适。李缘最后一记底角三分,杨舒予分球到右侧,李缘直接原地起跳,对方补防还没落地球已经进了网。关键球价值不是只有得分,有时这一下子能把澳洲求胜的精气神直接灭一波。王思雨替补登场,第三节连拿5分,把分差追回来。她的节奏变换,撤步加速,像给整场灌了口气。

整场防守端比三天前那场进步明显。全场15次逼对方失误,澳洲队一直手忙脚乱。靠的是团队盯防和夹击,有的球完全是几个人一扑,“包饺子”,球就被断下来了。女篮一贯靠的是整体性和韧劲,今天的气势又追回来了。

数据对比放这儿也是直观。中国队篮板赢了3个,二次进攻12分,澳洲队只拿了5分。全场三分命中率中国队37%,澳洲只有28%。进入第四节中国队命中率上来了,澳洲防线明显愣了下,体力下滑看得见。两边得分分布也有差异,中国队五人得分上双,澳洲只有三人。

这场赢了可以说解气,但真正压力还是留在了亚洲杯。毕竟碰上澳洲都这么吃力,遇上手感更准、节奏更快的日本、韩国会打成啥样,没人心里有底。比如杨舒予、罗欣棫能不能一直维持这个手感,热身赛突出,亚洲杯上指望着她们持续发力,不是件容易事。张子宇什么时候能真正驰骋内线,也是个悬念;她打出来就能撑起亚洲最高的护框线,防守换防也有了最坚实的屏障。

外部场地因素看似小事,影响却是直接的。比赛中地板滑、摔倒不断,球员心理阴影也拉满。一场球摔七八回,队员如果扭伤一点,后面排兵布阵全乱。现在最怕这种非技战术问题把姑娘们拼出来的气势给断了,这回场边热身区挤满了医护人员。

赢球当然高兴,这种结果胜过数据和排名。姑娘们扒着分差,一点点咬住对手,顽强得就像一根筋扯到底,现场观众情绪也跟拴着心跳似的起伏浮沉。可相关的问题还是要讲清楚,比起一场胜利,这种暴露的短板其实更重要。毕竟亚洲杯才是检验成色的舞台,包括战术打法、内线轮换、外线延续手感,还有最基础的后勤保障。姑娘们拼得足,管理也得跟得上,别让场外失误给球场上的努力添堵。

中国女篮的硬实力,这场球已经给出了一个答案。73比69,把澳大利亚这道坎跨过去,信心有、能量在、弱点全摆在眼前。现在距离亚洲杯开战没几天,刚好还有时间修修补补,等下次再碰澳洲,场面该不会还是今天这种“惊险闯关”。

现在评论区里已经有不少球迷热烈讨论:“张子宇什么时候能出场?”“热身赛这样赢球,亚洲杯能走多远?”喜欢中国女篮的朋友,怎么看今晚的比赛?

本文内容旨在弘扬真善美,推动社会和谐发展。如涉及版权或其他问题,请通过正规途径联系我们。

首页

足球

蓝球

录像

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