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赛即将打响!7月13日,在全球32支足球俱乐部经过激烈角逐后,世俱杯即将迎来新的王者。
过去一个月,世俱杯在海内外掀起了一波足球观赛热潮。豪门俱乐部的巅峰对决、惊险刺激的绝杀、跌宕起伏的比赛进程,各种火热话题和赛场画面让球迷们获得了非凡的观赛体验。
如同世俱杯的火热,在大洋彼岸的中国,球迷们也同样为“苏超”而疯狂。近一个月,苏超成为2025年中国足球圈甚至整个体育领域最出圈的赛事。
七十多岁的张路在解说世俱杯的同时,也关注了“苏超”。张路说,人们又开始因为快乐和热爱而关注足球了,这是正确的方向,不要老把眼睛盯着最“高精尖”的那一拨,足球本来就是属于大众,属于快乐、属于热爱的。
“热爱”是此次《白皮书》的主题词。
《白皮书》的第一部分通过问卷调查观察了热爱足球的人有哪些行为特征。问卷结果显示,大量球迷依然热爱足球,并通过各种方式参与足球,这种热爱带来了足球事业方方面面的繁荣,也与中国品牌的发展互相成就。
中国品牌通过多年的技术研发,在国际顶级赛场中以自研的VAR技术助力公正判罚。超过六成调研者认为,VAR技术的应用推动了赛事的公平公正。其次,中国品牌在家庭场景中提供了更大更清晰的屏幕,并将方兴未艾的AI技术植入到家电设备中,不断提升了球迷的观赛体验。
第二部分通过资料观察了足球事业五大环境的变化,它们分别是基础设施环境、商业环境、职业发展环境、文化和舆论环境。《白皮书》的调研结果显示,近年来,中国足球五大环境均出现了显著进步:足球场数量大量增加、联赛观众增多、舆论更趋于理性、青少年足球取得显著进展。
那么,是什么推动了中国足球环境的改善?政策推动是一方面,但更重要的是来自民间热爱的参与,比如“村超”“苏超”就是在基层行政组织、地方政府、球迷和市场共同发力下,出现的“足球盛典”。
为了进一步观察中国足球事业近年的变化,观察热爱对足球事业的推动,我们访谈了五位嘉宾:知名足球解说员张路、懂球帝CEO陈聪、原职业球员刘红良、国际体育营销公司乐动互联总经理易非、海信视像科技公司AI足球智能体产品经理路锋。
他们都是持续关注足球及相关行业的从业者,他们从各自的经历出发,为《白皮书》提供了大量新颖的观点,也进一步佐证了《白皮书》的结论。
张路认为中国足球正在度过“最低谷”,并有可能于2034年冲入世界杯,2038年实现小组出线。陈聪认为中国球迷变得更理性,也更懂球了,甚至在一些层面已经超过了欧洲球迷。刘红良认为现在的中国年轻球员很优秀,但大场面下容易紧张怯场,害怕犯错。路锋认为AI技术的应用将会在赛前、赛中和赛后各个环节显著提升球迷的观赛体验。易非认为中国足球非职业联赛很精彩,但应该提高赛事的运营能力,比如像NBA那样,建立名人堂。
所有的访谈者均提及了热爱的力量,并认为呵护和壮大这种来自民间的热爱力量,将会是中国足球事业发展的根基。这种热爱对青少年尤为宝贵。
访谈者问:“如何说服一名青少年热爱足球?”
张路回答:“什么都别给他说,就给他一个球,让他去踢吧。”
回归热爱
1990年,知名足球解说员张路曾做过一次调研。当时张路要了解22个足球重点城市到底有多少孩子在踢球。张路的团队跑了其中16个——剩下6个城市不接待。调研后团队得出的结论是这16个城市一共有7000多个孩子踢球,按照这个数据推广到22个足球重点城市,最多也就是1万人。
由于当时中国有条件踢足球的小孩基本集中在重点城市,因此,在1990年这个时间节点,中国踢球的小孩数量大约是1万人。
此后十五年,这数字并没有如预想般不断增加。
张路获得过另一组数据:2000年到2015年这15年时间,全中国常年踢球的中小学生只有5000人。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样的,比如足球场地等基础设施的缺乏等。但张路认为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在一个阶段,大家以过于功利的心态推广足球,适得其反。
这种情况在2015年出现了改变,随着《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的出台,校园足球得以大力普及。张路估算:“现在约有二三十万长期踢足球的中小学生。”
比成绩更深远的变化是社会对足球认知的转变。张路敏锐地察觉到:“过去青少年足球用的是‘给驴前面吊一个胡萝卜’的激励思路”,但现在,“更多家长开始接受小孩踢足球仅仅是为了身体和心理素质的提升,更直接一点,是为了快乐。”
这意味着,纯粹的热爱正在不断回归。
懂球帝CEO陈聪也观察到了这股纯粹热爱的蔓延。此前,在数次前往欧洲考察过程中,陈聪就发现,欧洲球迷支持家乡球队已经成为一种刻在骨子里的生活方式,并且会代代传承。
而现在,国内也有了类似的氛围。陈聪说,在国内,包括北京、上海和大连等地区,也已经形成了类似的足球文化,这些城市所拥有的中超俱乐部上座率一直处在高位,主场比赛门票一票难求,市民对家乡足球队已经有了荣辱与共的感觉。
《白皮书》的调研数据为这份热爱提供了量化支撑:超65%的人在18岁以下就已喜欢上足球;84.78%的人非常支持或比较支持自己的孩子或伴侣参与足球运动;约一半调研者每年愿意在足球上花费超过1000元。
最直观体现参与热情飙升的是踢球的人更多了。《白皮书》显示2024年注册草根球员较2023年激增30.8万人,历史性突破50万大关,年增长率超160%;业余赛事数量达2298个,同比增长94%;注册业余球队数量达30,976支,同比增长106%。
足球,正重新成为连接大众的快乐源泉。
近两年,从“村超”到“苏超”的火爆,更是让足球文化在更多城市甚至县城不断下沉、延伸。在懂球帝的球迷讨论区,“比赛第一,友谊第十四”等各类“苏超”的比赛梗也成为讨论的热点话题。
陈聪表示:“足球比赛并非仅为球迷准备。近两年业余足球联赛的火爆,让更多非足球迷开始‘凑热闹’,而‘凑热闹’就是热爱足球的最初表现。足球文化的下沉,对中国足球的长久繁荣至关重要。只有足球拥有更多群众基础,才能找出更多球星苗子,同时催生更强的市场力量,进而让家长们能更放心地让孩子去学习踢球。”
足球环境持续改善
现在中国人均有多少足球场地?答案是每万人拥有足球场地1.14块。
尽管相较于日本的2.3块/万人、英国的6.5块/万人、德国的7.4块/万人、法国的4.4块/万人,仍有一段差距,但中国足球基础设施环境正在快速完善。2019年全国足球场总量为11.73万块,至2024年增至16.10万块,五年净增4.37万块。
张路每年会跑很多和足球有关的地方,他说很多边远地区的足球场都建得非常棒。“我们国家现在的中小学,尤其是小学的体育场地在全世界都是不差的。”
足球的商业环境也正在回暖,在赛事、俱乐部运营能力和赞助商的深度融合方面,均出现长足进步。《白皮书》显示,2024年中超联赛现场观众总数超466万人次,场均近2万人;中甲联赛现场观众超228万人次。社交媒体上,#中超#话题在抖音累计播放量超183亿次,在微博累计阅读量达127亿次。“村超”“苏超”等非职业联赛更是吸引了大量球迷的目光。
另一方面,随着赛事受关注度的提高,《白皮书》显示,赞助商对足球的热情也在增长。如火如荼的“苏超”短时间吸引了大量赞助商的参与,以海信为代表的赞助商更是在长期与世界顶级足球赛事的深度合作中实现了与足球产业的紧密融合。从2008年冠名澳网场馆起步,海信深耕体育营销17年,从最初的品牌露出到产品支持,再到如今的技术合作,海信不断拓展了体育赛事营销的深度和广度。
《白皮书》调研显示,海信是接受调研的球迷印象最深的足球赛事赞助品牌。此外,中国品牌、中国技术已经成为让中国球迷引以为豪的“中国足球元素”。
国际体育营销公司乐动互联总经理易非说,企业对足球赛事的赞助通常是长期行为,从世界杯、欧洲杯到欧洲五大联赛,大量跨国企业会进行长达数年的赞助,因此足球联赛和赞助商品牌有非常强的品牌关联度。“例如,如果某科技品牌对一家知名足球俱乐部的赞助长达十年,那么该足球俱乐部的粉丝在提起或购买科技产品时,大概率首先会想到这家企业”。
在职业环境方面,《白皮书》显示职业足球的“后备军”青少年足球事业发展迅猛,这也印证了张路关于校园足球的判断。2024年,全国注册精英青少年球员达92,979人,同比增长6.3%;青少年赛事数量增长175%,比赛场次同比提升128%。教练员队伍建设也在推进,“百千万人才工程”助力注册教练员总量较2023年增长13,441人。中国足协正健全青训教练考核体系,转变工作理念,优化竞赛体系。
在舆论文化环境方面,《白皮书》显示,社会各界加强了对良好足球舆论环境重要性的认识,媒体报道视角更加客观多元。懂球帝平台站内话题高频关键词分析显示:正面词汇(“加油”“支持”“感谢”“相信”“年轻”“未来”)高频出现,反映了球迷持续的热爱和对长期发展的重视;“出线”“晋级”“冲”“进步”等词则表达了球迷对更好成绩的普遍期待。
“现在的中国球迷越发专业理性、更具温情。”陈聪说,十年前的国内球迷更多关注的是比分和排名,而现在大量球迷会关注球队战术、球员转会费、球队运营等专业知识,看球时也能融入更多个人的思考。因此,当球队成绩起伏时,更多球迷不再偏激地“开喷”,而是比较克制地讨论球员表现和教练功过。
陈聪说:“实际上,现在很多球迷能坦然接受比赛的结果,他们更关注球员在赛场上是否拼尽全力。”
新的力量
是什么不断改变了中国足球的环境?《白皮书》显示,推动中国足球环境改善的原因既包括政策的顶层设计,也包括地方政府的推动,但更重要的是从业者、赞助商、球迷——这些来自民间和市场的新兴力量,正在成为中国足球环境逐渐改善的动力来源。
从赛场周边到赛场中心,中国企业在世界顶级足球赛事上扮演着更加重要的角色。2024年,海信通过多轮严苛的技术测试,成为欧洲杯首个VAR显示官方合作伙伴,VAR技术的应用使得赛事的公平公正性得到大幅提高,据统计欧洲杯VAR共计触发26次,相较欧冠联赛平均查看时间减少5秒,大大提升了赛事的连贯性;2025年海信作为世俱杯VAR技术合作伙伴,裁判室内所有关键判罚均通过海信专业显示设备回放分析,小组赛期间实现平均判罚时间缩短至40秒左右,较2022世界杯提速约42秒,大幅提高比赛流畅性。
赛场之外,中国企业也在以持续的技术升级和场景创新提升赛事体验。
路锋是一名资深的篮球迷,因为习惯篮球比赛的快节奏和高密度进球,他对足球比赛的第一印象是“一场比赛进不了几个球,场面肯定很沉闷无聊”。但当他成为海信视像科技公司一名产品经理并负责AI足球智能体研发时,他才真正理解足球的魅力,以及足球为何被称为世界第一运动。
路锋团队的工作是不断将AI技术进行训练学习,深度融入体育赛事,为全世界足球迷带去更优质的观赛体验。在AI足球智能体研发中,路锋和团队成员围绕用户观赛旅程把比赛拆解为“赛前、赛中、赛后”三个阶段,借助AI能力对用户的体验做全面升级。
在比赛前,AI智能体会根据双方球队的交锋战绩、近期状态、球员身体状态、伤病情况、比赛场地等综合分析推算大概胜率。这不仅包含获胜概率,还包括比分,例如某场比赛比分为2:1的概率是10%,比分为1:2的概率是8%。
在观赛过程中,AI智能体拥有显示实时数据和阵容查询的能力。球迷可以在观赛过程中实时查询进球情况或者场上阵容的情况。
比如资深球迷在遇到不认识的球员时,可以通过AI一键识别,了解球员信息、赛程安排和比赛集锦等;其次,球迷还可以通过AI足球智能体随时查看比赛阵型和场上的阵容,询问比赛的关键数据比如进球、红黄牌等;如果足球“小白”在观看比赛时遇到不懂的专业名词,比如越位、角球等,也可以随时通过语音查询相关的规则解释。
比赛结束后,球迷可以通过比赛总结快速了解比赛的概况。包含比分、比赛进程、比赛关键点、球员表现、比赛对排名的影响等,还能快速定位到后续的一系列比赛。
“现在的所有行业都值得用AI重做一遍,足球也是如此”,路锋说。当前,海信还在联合FIFA团队做系列技术开发,而路锋则在团队中主要负责AI足球智能体开发。
这项工作并不容易,在技术方面,大模型是AI的基础,但团队进行了大量测试,没有找到合适的模型,因此,团队只能不断优化与模型的对话方式,并补充相关的数据,最终才取得了良好效果。
在产品侧,最重要也是最难的在于如何理解球迷的需求。为此,团队用面对面访谈、电话访谈、调查问卷等方式收集球迷的真实需求,并将对球迷需求的深刻理解融入产品之中。
在海信内部,路锋所在的团队具有很强的代表性。无论是产品经理、工程师还是运营,加入这个团队的人都需要对体育有所了解、有所热爱。
路锋说:“大家都非常拼搏,也都热爱这个职业,热爱体育。”
正是这些持续热爱足球、热爱体育的人们,推动了中国足球事业的不断进步,这种热爱本身就具有一种振奋人心的力量。
原申花队员、曾在巴西和卡卡踢过球的刘红良在退役后,迷茫过很长一段时间,甚至刻意逃避足球这项运动。但一次偶然的经历,让他再次找到了对足球纯粹的热爱。
应朋友邀约,他曾参加了一场业余足球队的比赛,几位50余岁“老大哥”在球场上飞奔的身影,让他找到了小时候踢球的初衷。他说:“和老大哥们一样,我小时候踢球只是因为发自内心地喜欢,都恨不得抱着足球睡觉。”
在那之后,刘红良转型成为多个业余足球队的教练,他对足球的感情又从逃避变成热爱。十余年的业余足球联赛教练的经历,让他对民间足球有了更透彻地了解。在他带领的业余足球队中,队员年龄横跨20岁至60岁,不少队员会带着自己子孙后辈来到球场一起踢球,甚至父子也会在同一家业余足球俱乐部踢球。
他表示:“足球是竞技运动,足球氛围越浓厚,参与人群越多,中国足球的整体水平就越高。业余足球队队员的子女,就可能在足球氛围影响下,成为 ‘中国的卡卡’。”
从热爱再出发
20世纪70年代初,张路就在当时的陕西队踢球了,在超过五十年的从业生涯中,张路经历了中国足球事业的起起落落。他认为,近年来,中国足球事业正在度过“历史最低谷”。
张路说:“现在青少年球队的水平在逐渐提高。这个我了解过,2005年以后出生小孩踢球的水平有所回升,2009年、2010年这批孩子的水平是相当可以的。”
足球是一项需要耐心的事业,需要足够的热爱来推动变化发生,也需要足够的时间来让这些变化显现。在真正取得成绩之前,中国足球环境仍需要持续完善。
以基础设施为例,《白皮书》显示,目前中国足球基础设施最大的瓶颈在于开放共享:学校足球场占足球场总量的80%,但因安全管理压力导致开放率低。张路说,比较理想的状态是学校有一块场地,一下课满场的孩子踢球。他曾看过东北师大附中的操场,每天中午全是小孩在踢球,校长叫“足球大集”,谁都可以上去踢,他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案例,但现实是,很少有学校让学生放开了踢。
对于国内职业赛事运营,《白皮书》显示中国在职业赛事数量、俱乐部数量方面与英国、日本、巴西等足球强国仍有一定差距。2024年中国联赛场次总计660场,远低于英格兰(2051场)、美国(1654场)、日本(1074场)、巴西(1486场)等足球大国。
至于如火如荼的非职业联赛,仍需要进一步加强运营能力。易非说:“目前国内业余足球联赛最大的问题是‘一轮游,二轮游’,如果‘苏超’‘村超’想在五年甚至十年后依旧火热,需要向联赛制转变,并建立名人堂、荣誉墙和评选各类球星等。”
在职业环境方面,《白皮书》显示尽管年轻球员比例在增加、水平在提高,但训练机制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刘红良发现目前国内许多年轻队员在大场面下容易紧张怯场,害怕犯错,导致个人在赛场上没办法充分发挥自己的技术水平。他说,在场下拥有同等技术水平的职业球员,如果拥有更强大的心理,就更敢于拿球、传球和做动作,在赛场上的表现往往也更优异。
因此,刘红良建议球员在青少年时期就要坚持踢足够多的比赛,这样更有利于培育球场上的强大心理素质。这也是他在留学巴西时,当地训练基地锻炼球员心理素质的重要举措。
张路强调了从校园足球到职业足球的衔接问题,他说,“青训要衔接好,不能跑偏。”
如果这些问题逐一克服,张路对中国足球的未来保持了乐观的态度:因为一个年代中小学生踢球的人数决定了20年后国家队的水平。
张路说:“所有这些综合因素汇集起来,2009、2010年出生孩子到当打之年——一个球员的当打之年一般是25至30岁,大概就能赶上2034年或者2038年的世界杯。2034年可能踢得不错,但还不够成熟,冲进世界杯的可能性还是有的,而且不小,但在世界杯里能踢成什么样不好说。到2038年,团队更成熟了,小组出线还是有可能的,这样大家应该就比较满意了。”
在中国企业、中国职业球员、中国足球迷等多方热爱力量的推动下,中国足球环境的持续改善正在发生,这种改善是给热爱足球的人最好的回馈,也将为中国足球迈向更高的目标奠定重要基础。
2025年07月09日 女足东亚杯小组赛第1轮 韩国女足vs中国女足 全场录像
2025年07月09日2025年07月09日 女足东亚杯小组赛第1轮 日本女足vs中国台北女足 全场录像
2025年07月09日2025年07月09日 世俱杯半决赛 弗鲁米嫩塞vs切尔西 全场录像
2025年07月09日2025年07月08日 和平杯循环赛第3轮 中国男足U16vs韩国U16 全场录像
2025年07月08日2025年07月08日 东亚杯第1轮 日本vs中国香港 全场录像
2025年07月08日2025年07月07日 东亚杯第1轮 韩国vs中国男足 全场录像
2025年07月07日2025年07月06日 中甲第15轮 南通支云vs广东广州豹 全场录像
2025年07月06日2025年07月06日 中甲第15轮 重庆铜梁龙vs上海嘉定汇龙 全场录像
2025年07月06日2025年07月06日 中甲第15轮 佛山南狮vs辽宁铁人 全场录像
2025年07月06日2025年07月06日 和平杯循环赛第2轮 中国男足U16vs乌兹别克U16 全场录像
2025年07月06日2025年07月10日 梅西连场双响&近5轮9球4助!迈阿密国际2-1新英格兰革命联赛4连胜
2025年07月10日2025年07月10日 女足欧洲杯-马特奥传射马伊里破门 法国女足4-1威尔士女足
2025年07月10日2025年07月09日 新援包办两球!切尔西2-0弗鲁米嫩塞进决赛 若昂-佩德罗精彩双响
2025年07月09日2025年07月08日 女足欧洲杯-吉雷利破门戴安娜绝平 十人葡萄牙1-1意大利
2025年07月08日2025年07月06日 中甲-南京城市1-1延边龙鼎 奥格布推射破门黄振飞绝平延边升第4
2025年07月06日2025年07月06日 梅西超神1v7破门2射1传1送礼 迈阿密国际4-1逆转蒙特利尔冲击
2025年07月06日2025年07月06日 补时3球1红!皇马3-2多特晋级四强将战巴黎 姆巴佩精彩侧勾
2025年07月06日2025年07月05日 叫南哥!南通2-1胜徐州登顶苏超 南通5战全胜狂轰14球 徐州遭首败
2025年07月05日2025年07月05日 60396人南京奥体观战刷新苏超纪录!南京0-0苏州 苏州任意球中柱
2025年07月05日2025年07月05日 进四强!切尔西2-1帕尔梅拉斯 帕尔默建功埃斯特旺小角度弑新主
2025年07月05日对话五位中国足球“热爱者”:回归热爱,中国足球再出发
2025年07月11日行李过多?国足官方回应:56件装备行李具体情况如下
2025年07月11日3
2025年07月11日好消息!上海海港会留用6外援,古斯塔沃不离队,维塔尔可打亚冠
2025年07月11日专家点评:高井幸大在亚冠成功限制C罗发挥!我几乎完全忘记了他的存在!
2025年07月11日亚冠比赛看台日本男子涉嫌袭击并重伤一名中国观众,被警方逮捕!
2025年07月11日历史性突破!AC米兰联赛主场搬到澳大利亚,足球全球化迈入新纪元
2025年07月11日煮熟的鸭子飞了!女足3分变1分挺侥幸,暴露致命问题,数据不说谎
2025年07月11日日本女足东亚杯首战大胜中国台北,4
2025年07月11日不仅是门将,终于明白韩国女足补时追平中国女足的原因了
2025年07月11日